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二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二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

高楼一闭三十日,遥忆岩头种药翁。

(0)
注释
嵩:指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
少:指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
犹:仍然。
藏:隐藏。
薄雾:淡淡的雾气。
前山:前方的山脉。
迤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夕阳:傍晚的太阳。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一闭:关闭了整整。
三十日:三十天。
遥忆:遥远地回忆。
岩头:山崖之上。
种药翁:种植草药的老人。
翻译
嵩山和少室山还隐藏在薄雾之中,
前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映照着红彤彤的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熙宁壬子年八月,从洛阳考试举人归来途经嵩山和少室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嵩少犹藏薄雾中",写出了山间清晨的朦胧景象,暗示着诗人行程的开始;"前山迤逦夕阳红"则转而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的山脉景色,红艳动人,富有诗意。

"高楼一闭三十日"表达了诗人对考试期间封闭生活的回顾,可能暗含着紧张与期待的心情;"遥忆岩头种药翁"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种药翁的形象象征着闲适与自然,与考试的尘世生活形成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山水景色和回忆,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变化,既有对考试生活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苏辙的文笔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北宋时期士人的文化情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一

大堤迢递接平沙,树影萧条冷万家。

密叶昔时啼好鸟,悲风此夕噪寒鸦。

残妆尚结三春恨,微霰如飘二月花。

寄谢白家新宠妾,莫将颜色向人誇。

(0)

宜春九咏·其四春山

山中历日杳无期,洞口春风亦不私。

古院人闲听早鸟,空坛花落覆残棋。

遥怜地僻春归晚,莫怪云深客到迟。

试问刘郎经别后,天台胜事几人知?

(0)

燕京中秋十五首·其十三

年来氛祲未全消,暮角边声入夜遥。

逐虏有人逾北海,寄衣谁梦到西辽?

尘迷汉月愁飞挽,云暗胡天失射雕。

闻道前军犹未入,不知何日起嫖姚?

(0)

和李自得题咏小园上下平韵三十首·其十二十二文

自从东郭隐,已谢北山文。

诗许山僧校,名羞女子闻。

一竿严濑月,数亩鹿门云。

借问鸳班客,何如鸥鹭群?

(0)

秋莲盛开

蹉跎伤往事,抱膝厌书空。

旧疾生多雨,馀酲析好风。

幽怀从澹荡,老景任穷通。

莫笑栽莲晚,秋花盛作红。

(0)

秋夜雨

绝塞闻茄泪,虚窗听雨心。

共牵千种恨,并是一悲音。

已厌宾鸿叫,还添蟋蟀吟。

乡关凭梦去,莽莽水云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