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游桂水,万里别长安。
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剑锋但须利,戎衣不畏单。
南中地气暖,少妇莫愁寒。
一朝游桂水,万里别长安。
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剑锋但须利,戎衣不畏单。
南中地气暖,少妇莫愁寒。
这首诗《南征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苏子卿所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边疆生活的坚韧态度。
首句“一朝游桂水,万里别长安”,开篇即描绘了诗人从繁华的长安出发,踏上遥远的旅程,前往桂水之地的情景。这里,“桂水”不仅指出了行进的方向,也暗含着对南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期待。
接着,“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梦境中的故乡似乎变得触手可及。同时,借酒浇愁,试图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忘却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剑锋但须利,戎衣不畏单”,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军事准备的重视以及对自身勇气的坚信。剑锋需锐利,意味着武器装备的重要性;戎衣不畏单,则表明了诗人面对艰苦环境时的勇敢与坚韧。
最后,“南中地气暖,少妇莫愁寒”,诗人以温暖的南方气候为背景,鼓励那些留守在后方的少妇们不必担心寒冷,暗示了对家乡亲人的关怀与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边疆生活的坚韧不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旧闻饮中有八仙,日多铛杓相周旋。
今之十八岂其裔,何为复效枕曲眠。
痴人但作从事呼,妄起清浊分圣贤。
那知风味古无有,名字真从天上传。
留侯旧与赤松游,馀韵到今千百年。
看君风骨颇似祖,日酌九酝追天全。
我嗟谱系漫难考,流落恐缘濡发颠。
穷愁政在禁酒国,未免口角生馋涎。
出门欲作一斗计,谁乞三百青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