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其一》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其一》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宜风宜雨又宜烟,一度相看一洒然。

有此信知人不俗,绝胜栽柳向门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题为《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主人品格的赞赏。

首句“宜风宜雨又宜烟”,以三个“宜”字串联起竹子在风、雨、烟雾中的三种不同姿态,展现了竹子随环境变化而展现出的自然之美。风中摇曳,雨中滋润,烟雾缭绕中更显幽静,每一处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竹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特质。

次句“一度相看一洒然”,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特定时刻的特别景象。这里的“一度”强调了瞬间的美,“相看”则暗示了观赏者与竹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一洒然”可能是指竹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或是竹林中雨水滴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后两句“有此信知人不俗,绝胜栽柳向门前”,则是诗人对主人沈彦初品格的赞美。通过对比竹子与柳树,诗人认为竹子的自然之美和高洁之气更能体现主人的不凡品味和高尚情操,比起门前栽植柳树,竹子更能象征主人的雅致与风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借物喻人,表达了对沈彦初独特人格魅力的欣赏与敬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美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题沅陵朱指挥蒲萄瓜图上有天历之印

博望昔使西南夷,蒲萄瓜实何离离。

传来中国数千载,天历画师曾写之。

沅陵将军好事者,此图本自苍梧野。

大宛分种及燉煌,何异按图求骏马。

吾闻蒲萄可酿酒,瓜瓞能延年。

方今王化被八埏,将军将军今张骞。

(0)

次韵

风生长夏不鸣条,好雨知时沃翠苗。

龙女卷云归晚洞,鲛人推月上秋潮。

灵槎正近黄姑渚,仙驭初回绛节朝。

藻翰寄来苏病骨,夜凉神思亦迢遥。

(0)

赠医士长律十首·其六兔臼

羿后何年奔入月,至今捣药兔长生。

一泓铅澒丹镕就,双杵云英玉琢成。

金粟树边秋有影,素娥台畔夜无声。

玄霜肯驻人间景,我亦乘桥出太清。

(0)

送知县陈仲信之建昌

太学儒生三载别,建昌令尹九江行。

中流鹅鹳秋帆健,五色麒麟画锦荣。

日照香炉生曙色,河翻瀑布落秋声。

清朝乐育菁莪意,复见弦歌在武城。

(0)

送友人之丹丘

存心堂上丹丘老,笑语烟霞自不凡。

洗药每临青玉涧,读书长傍白云岩。

南州冠冕称高士,大阮文章重阿咸。

安得麻姑借一鹤,时令过海送诗缄。

(0)

就韵赋林庄为惟敬作

数椽茅屋让西家,屋里琴书屋外花。

白酒且寻彭泽醉,青山未许辋川赊。

鸥边雨舫春潮急,牛背烟蓑夕照斜。

拟约班荆同话旧,蒸梨炊黍坐分茶。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