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长夏不鸣条,好雨知时沃翠苗。
龙女卷云归晚洞,鲛人推月上秋潮。
灵槎正近黄姑渚,仙驭初回绛节朝。
藻翰寄来苏病骨,夜凉神思亦迢遥。
风生长夏不鸣条,好雨知时沃翠苗。
龙女卷云归晚洞,鲛人推月上秋潮。
灵槎正近黄姑渚,仙驭初回绛节朝。
藻翰寄来苏病骨,夜凉神思亦迢遥。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首句“风生长夏不鸣条”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夏日之风以生命,虽长夏却未见枝条摇曳,暗示一种静谧与深沉。接着,“好雨知时沃翠苗”则展现了适时而至的雨水滋润着绿意盎然的幼苗,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龙女卷云归晚洞,鲛人推月上秋潮”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龙女和鲛人分别代表了神秘与美丽,她们的行为仿佛在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画卷,既有自然界的壮丽,也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想象。
“灵槎正近黄姑渚,仙驭初回绛节朝”进一步将场景推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灵槎(传说中通向仙界的船)接近黄姑渚,仙驾返回绛节朝,既体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藻翰寄来苏病骨,夜凉神思亦迢遥”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字(藻翰)寄托情感,如同清凉的夜风,不仅治愈了内心的疲惫(病骨),也让思绪飘向远方,充满了对艺术与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神话、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