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其三》
《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其三》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不记江城分袂初,几年东北望门闾。

寒温一纸无非便,忧病千端自作疏。

莫忘折梅寻胜事,悬知视草报初除。

及兹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书。

(0)
翻译
不记得当初在江城分别的情景,这些年来一直向东北方向眺望你的家门。
即使只有一封信传递寒暄,也觉得方便无比,但忧虑和疾病让我自己变得疏远了。
别忘了折一枝梅花去寻找美好的事情,我料想你接到任命书后会立即回复告知。
现在郡中的官舍空闲很多,希望你能早日完成山中的未尽之书。
注释
江城:指诗人与对方分别的地方。
门闾:家门,代指对方住所。
寒温:寒暄,问候。
自作疏:自己变得疏远。
折梅:折取梅花,寓意寻觅快乐或寄托思念。
视草:看公文,这里指对方任职的文书。
初除:初次任命,新官上任。
未了书:未完成的书信或事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字仲并)创作的《送郑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其三)。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即将分别生活的不舍。

“不记江城分袂初,几年东北望门闾。”开篇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相聚时光的珍贵。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最初在江城与友人分手的情景,但却清楚地记得多年来一直向往着那扇门,期待重逢。

“寒温一纸无非便,忧病千端自作疏。”这里写出了诗人通过书信了解朋友近况的担忧。即使是简单的问候,也显露出对远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莫忘折梅寻胜事,悬知视草报初除。”这两句中,“折梅”通常象征着洁身自好、不染尘埃的品格。诗人提醒朋友不要忘记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重续旧缘的情感。

“及兹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书。”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闲暇的日子里,早早开始撰写山中的未竟之作。这里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书信交流的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深厚和精神生活的丰富。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三十六阳明

击壤颓波未寂寥,枫山浅俗定山佻。

新诗自作温岐语,细雨寒鸡梦早朝。

(0)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十八荆公

字字冥搜苦未安,废眠忘食称心难。

可怜粗俗扬州守,留作他年画虎看。

(0)

霸业

霸业东西竟代兴,天骄从昔识威棱。

越人不解薰丹穴,胡妇还劳出白登。

周汉下中皆失策,李牛恩怨本无凭。

罪言未敢干时相,祗忆扬州万树灯。

(0)

九月十六日广雅尚书宅集即席赠别樊按察分得佳韵·其二

时艰相对暂开怀,禁鼓沈沈动六街。

天遣湖山供啸傲,夜谈风月杂诙谐。

新诗漫拟宫中草,往事都如梦里槐。

老去周郎才笔在,弓衣传唱遍吴娃。

(0)

题扇

乱山重叠送将归,玉砌雕阑认已非。

愁外江湖鸥渐远,梦中风雨雁还飞。

帘栊约略无多月,消息商量到落晖。

系马樊楼人去尽,酒痕和泪上春衣。

(0)

贺新郎.云期忌辰焚寄二首,用《弹指词》韵·其二

顾陆分张久。想新来、三人把臂,重称死友。

只恐侍书劳撰著,依旧诗腰各瘦。

似世上、花僝月僽。

款语中间应问我,也曾为、我道相思否。

他苦语,且徐剖。识君记得年行丑。

镇忘形、笔嘲墨戏,题花字柳。

怜我清羸馀立骨,勤嘱精魂藏守。

又那料、兰摧栎寿。

莫是天边嗔绮语,注泥犁、不许随君后。

真难解,闷搔首。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