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霸业》
《霸业》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霸业东西竟代兴,天骄从昔识威棱。

越人不解薰丹穴,胡妇还劳出白登。

周汉下中皆失策,李牛恩怨本无凭。

罪言未敢干时相,祗忆扬州万树灯。

(0)
鉴赏

这首诗《霸业》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历史霸业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民族冲突以及历史策略的深刻洞察。

首联“霸业东西竟代兴,天骄从昔识威棱”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描绘了东西方霸业更替的壮观景象,同时点明了强者往往能够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引领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天骄”指的是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民族或国家,他们自古以来就以其威猛之势,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颔联“越人不解薰丹穴,胡妇还劳出白登”则通过对比,揭示了不同民族在面对强敌时的不同反应。越人(古代南方民族)未能有效应对,而胡妇(北方民族的女性)却主动出击,显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危机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这里暗含了对弱者被动应对、强者主动出击的思考。

颈联“周汉下中皆失策,李牛恩怨本无凭”进一步探讨了历史上的决策失误。周汉两朝在处理民族关系和战略决策上均有过失,这表明即便是强大的帝国也难以完全避免错误。同时,“李牛恩怨”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些具体的事件或人物之间的恩怨,但此处并未明确指出,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尾联“罪言未敢干时相,祗忆扬州万树灯”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局的审慎态度,以及对过往美好景象的怀念。诗人似乎在提醒当权者,历史的教训不应被遗忘,同时也流露出对扬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或许象征着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和平与发展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张蓝田讼堂

角巾高枕向晴山,讼简庭空不用关。

秋风窗下琴书静,夜景门前人吏闲。

稍觉渊明归思远,东皋月出片云还。

(0)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下马失炎暑,重门深绿篁。

宫臣礼嘉客,林表开兰堂。

兹夕兴难尽,澄罍照墨场。

鲜风吹印绶,密坐皆馨香。

美景惜文会,清吟迟羽觞。

东林晚来好,目极趣何长。

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

城隅拥归骑,留醉恋琼芳。

(0)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銮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0)

咏白油帽送客

薄质惭加首,愁阴幸庇身。

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

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

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五十一

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0)

黄子陂上韩吏部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

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

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

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

疏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

钟绝滴残雨,萤多无近邻。

溪潭承到数,位秩见辞频。

若个山招隐,机忘任此身。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