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
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
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
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
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
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雪中偶成(其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冬日画面。首句“背郭茅堂早闭门”,写出了诗人居住在郊外简陋茅舍,早早地关闭门户,避开外界的纷扰,享受孤独与宁静的生活。天气寒冷,“天寒独恋缊袍温”,诗人深情地依恋着粗布衣袍以抵御严寒,流露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
接下来,“琴书散漫无宾客”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没有频繁的应酬,只有琴书相伴,自在逍遥。“稼穑艰难有子孙”,暗示了家族虽不富裕,但子孙勤劳,体现了诗人的家庭责任感和对后代的期望。
“竹杖稍能扶病力”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但仍坚韧地依靠竹杖支撑行走,显示出他的坚韧性格。“梅花强欲恼吟魂”,以梅花傲雪的姿态,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尽管身体不适,但诗情未减。
尾联“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诗人想象骑着那缓慢的驴子,在雪中漫步,走过江南的村庄,画面感十足,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家庭和自然的深深热爱。
翠竹高梧夹后溪,劲风危露雨凄凄。
那知北牖残灯暗,又送西楼片月低。
清夜更长应未已,远烟寻断莫频嘶。
羁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
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
版筑有陈迹,歌吹舞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
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
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
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綵云没,湘浦绿池平。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
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绿云低。
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