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诗人以江湖为背景,将其分为两条道路,强调行者皆是客途。"舟住即为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上生活的便捷与临时性,同时也隐含着对流动生活之美好和自由的向往。而"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感和暂栖之意,通过蜉蝣自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托自然的心境。全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既有江湖的辽阔,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是一首融合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佳作。
月季祇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青铜作明鉴,皎皎铺晴昊。
照我沐初晞,几缕经霜草。
本无适俗韵,颇识林园好。
何为浪自苦,落得衰颜早。
悬知日夜改,青丝成素葆。
达人遗世累,土木视肝脑。
那于形骸间,计校玄与缟。
彼独何人哉,而我叹枯槁。
壮年不可挽,过日如霜扫。
但有岁寒心,不逐冰霜老。
誓开三径荒,种艺杂庸保。
虽无大药资,尚得恣幽讨。
此外尽悠悠,置之不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