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湖口》
《过湖口》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kǒu
táng / tángyànqiān

jiāngfēnliǎngshìtōngjīn
yúnjìngshāncuìfēnggāolàngyín

rénxíngshìzhōuzhùwèilín
yǎngyānnèiyóushēn

注释
江湖:指社会或自然中的广阔水域。
通津:交通要道,渡口。
云净:天空晴朗无云。
浮翠:山色青翠如浮于水面。
风高:风力较大。
浪泼银:形容浪花在风中翻滚,像银子般闪亮。
人行:行走的人。
俱是客:都是过客。
舟住:船只停泊。
即为邻:自然而然成为邻居。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寄此身:寄托、暂居于此。
翻译
江湖分为两条路,这里是个交通要道。
天空晴朗,山色青翠,风吹起时,浪花泛着银光。
行走在这里的人都是过客,船只停泊就成为了邻居。
在这烟波浩渺中,我们如同蜉蝣般短暂寄居此身。
鉴赏

诗人以江湖为背景,将其分为两条道路,强调行者皆是客途。"舟住即为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上生活的便捷与临时性,同时也隐含着对流动生活之美好和自由的向往。而"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感和暂栖之意,通过蜉蝣自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托自然的心境。全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既有江湖的辽阔,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是一首融合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月季

月季祇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0)

小渚

轻烟变渚色,寒浪啮堤痕。

鸟去枝犹动,沙颓水暂浑。

(0)

明月

明月天双鉴,清湖地万弓。

人行杨柳外,身在画图中。

天阔双眸快,楼高万象融。

故山应更好,杨柳映芙蓉。

(0)

瞑目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

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0)

梦平山

击楫涛江二十春,平生踪迹已成陈。

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狸不死每惊尘。

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

(0)

白发叹·其二

青铜作明鉴,皎皎铺晴昊。

照我沐初晞,几缕经霜草。

本无适俗韵,颇识林园好。

何为浪自苦,落得衰颜早。

悬知日夜改,青丝成素葆。

达人遗世累,土木视肝脑。

那于形骸间,计校玄与缟。

彼独何人哉,而我叹枯槁。

壮年不可挽,过日如霜扫。

但有岁寒心,不逐冰霜老。

誓开三径荒,种艺杂庸保。

虽无大药资,尚得恣幽讨。

此外尽悠悠,置之不复道。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