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勇不逮,额额善或亏。
古人患才难,可以当世推。
自吾行四方,所见多有之。
岂乏俊爽流,未足慰我思。
圣道充天地,其微入毫丝。
非精莫能察,非敏莫能为。
致用贵不颇,笃守在不移。
由来贤哲事,皆本纯粹资。
顾予亦陋劣,前徽亦能追。
仰止二三友,有过频相规。
循循勇不逮,额额善或亏。
古人患才难,可以当世推。
自吾行四方,所见多有之。
岂乏俊爽流,未足慰我思。
圣道充天地,其微入毫丝。
非精莫能察,非敏莫能为。
致用贵不颇,笃守在不移。
由来贤哲事,皆本纯粹资。
顾予亦陋劣,前徽亦能追。
仰止二三友,有过频相规。
此诗《杂诗四首赠林嘉猷(其二)》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诗中探讨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首句“循循勇不逮,额额善或亏”描绘了人才在勇气与德行上的不足,引出对古代人才选拔问题的思考。接着,“古人患才难,可以当世推”指出古人担忧人才难得,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自吾行四方,所见多有之”表明诗人广泛游历,见识了各种人物。“岂乏俊爽流,未足慰我思”表达了虽不乏才华横溢之人,但未能满足诗人的期待。接下来,“圣道充天地,其微入毫丝”赞美了圣人之道的博大精深,深入到每一个细微之处。
“非精莫能察,非敏莫能为”强调了精细观察与敏捷行动的重要性。“致用贵不颇,笃守在不移”提出实践与坚守原则同样重要。最后,“由来贤哲事,皆本纯粹资”总结了贤哲之事皆源于纯粹的品质。
“顾予亦陋劣,前徽亦能追”承认自己虽平凡,但仍追求高尚的品德。“仰止二三友,有过频相规”表达了对朋友的尊敬和依赖,他们时常给予建议和纠正。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议论,深刻地探讨了人才的培养、个人修养以及追求高尚品德的主题,体现了方孝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人才选拔的关注。
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
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庻闻焉。
焚之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刘禹锡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余。
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
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
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
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
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
画时应遇空亡日,卖处难逢识别人。
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