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沈沈醉不醒,微云澹月倚山亭。
若怜冻腊为先放,更喜春寒尚未零。
容易珠离千颗白,曾同柳色几枝青。
幽姿我亦惭相失,夜夜溪头户半扃。
万象沈沈醉不醒,微云澹月倚山亭。
若怜冻腊为先放,更喜春寒尚未零。
容易珠离千颗白,曾同柳色几枝青。
幽姿我亦惭相失,夜夜溪头户半扃。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冬韵之美。首句“万象沈沈醉不醒”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万物沉浸在冬日的沉寂中,仿佛大地在沉睡中享受着这份宁静。接着,“微云澹月倚山亭”一句,画面感十足,淡淡的云朵与清冷的月光依偎在山亭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若怜冻腊为先放,更喜春寒尚未零”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冬末春初时节的特殊情感。一方面,对“冻腊”的绽放表示怜爱,暗示着对生命复苏的期待;另一方面,又对尚未完全消散的“春寒”感到欣喜,寓意着新旧交替的美好。
“容易珠离千颗白,曾同柳色几枝青”则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雪景与春前柳芽的对比,雪花如珍珠般洒落,而柳树则在冬末悄悄吐露新绿,两者的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
最后,“幽姿我亦惭相失,夜夜溪头户半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欣赏到这番美景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