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天津肯堂留饮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韵见赠依韵和之》
《过天津肯堂留饮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韵见赠依韵和之》全文
清 / 贺涛   形式: 古风

筝弦在耳酒在口,老范为诗胆如斗。

謇博意兴何超然,日以诗歌相往还。

既得薛君与鼎立,何又援我厕其间。

我自受形尘世上,孤怀那肯邀人赏。

茫然四顾吾何从,自投所向归桐城。

桐城大儒世与齵,岂屑稽古如桓荣。

不事公卿乐处士,知音四海惟吾子。

大匠门下多瑰材,散栎见收殊可喜。

群贤会合古所难,伯牙琴为钟期弹。

得与良朋日欢饮,云路悠远何须攀。

吾师罢官我何望,将从子言归故山。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贺涛的诗《过天津肯堂留饮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韵见赠依韵和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场景,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筝弦在耳酒在口”形象地展现了宴饮的欢乐气氛,而“老范为诗胆如斗”则赞美了友人诗才横溢,胆识过人。

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尘世,怀抱孤高,不愿轻易示人,但与薛君及友人的交往让他感到欣慰,“既得薛君与鼎立,何又援我厕其间”。他自比为桐城大儒,表示不愿像桓荣那样追求仕途,更愿意做一个不事公卿的处士,与知音共度时光。“大匠门下多瑰材,散栎见收殊可喜”表达了对人才聚集的赞赏,以及对自己被接纳的喜悦。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跟随朋友的脚步,回归自然,结束官场生涯,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师友情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贺涛
朝代:清

(1849—1912)清直隶武强人,字松坡。光绪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目疾去官。吴汝纶、张裕钊弟子。因汝纶之荐,主讲信都、莲池两书院。目盲而讲习不辍。早岁留心西洋政治等学,晚年以讲授国文为己任。有《贺先生文集》。
猜你喜欢

水阁

楼居半池上,澄影共相空。

谢守题诗处,莲开净碧中。

(0)

赋得花藤药合寄颖阴故人

藤生南海滨,引蔓青且长。

剪削为花枝,何人无文章。

非才亦有心,割骨闻馀芳。

繁叶落何处,孤贞在中央。

愿盛黄金膏,寄与青眼郎。

路远莫知意,水深天苍苍。

(0)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0)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四面无炎气,清池阔复深。

蝶飞逢草住,鱼戏见人沉。

拂石安茶器,移床选树阴。

几回同到此,尽日得闲吟。

(0)

送魏骑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云雨阳台路,光华驿骑巡。

劝农开梦土,恤隐惠荆人。

楼迥吟黄鹤,江长望白蘋。

观风布明诏,更是汉南春。

(0)

浣溪沙·其十六

叶坠空阶折早秋,细烟轻雾锁妆楼,寸心双泪惨娇羞。

风月但牵魂梦苦,岁华偏感别离愁,恨和相忆两难酬。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