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石庵归饶州》
《送僧石庵归饶州》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上人自是云水踪,一瓶一锡西复东。

参禅游遍京华寺,忽忆故乡天外峰。

满空凉露洗残暑,木杯晓发长河渚。

吹醒禅心蘋蓼风,惊残诗梦梧桐雨。

一夜苍松偃故山,丛林法侣应知还。

遥想山中旧猿鹤,相迎已出苍松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石庵归乡的旅程与心境,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上人自是云水踪,一瓶一锡西复东”,开篇即以“上人”称呼石庵,点明其僧侣身份,同时以“云水踪”形容其行踪飘渺不定,如同云水一般自由自在。接着“一瓶一锡”简练地勾勒出僧侣行旅中的必需品,而“西复东”的动态描绘了石庵在广阔天地间穿梭的景象。

“参禅游遍京华寺,忽忆故乡天外峰”两句,由行旅转入内心世界,石庵在游历众多寺庙后,心灵深处突然涌起对故乡山峰的思念,这种情感既深沉又细腻,展现了僧侣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满空凉露洗残暑,木杯晓发长河渚”描绘了石庵归途中的自然景色,清晨的露珠洗净了夏日的炎热,木杯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停泊在河洲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吹醒禅心蘋蓼风,惊残诗梦梧桐雨”则进一步深化了石庵内心的体验。蘋蓼风唤醒了他内心的禅定,而梧桐雨则可能象征着某种触动或启示,使他的诗梦被惊醒,暗示着归途中的感悟与思考。

最后,“一夜苍松偃故山,丛林法侣应知还”表达了石庵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山林,与法侣们重聚的情景,而“遥想山中旧猿鹤,相迎已出苍松关”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他对故乡和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庵归乡之旅中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禅学的深刻体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和郭杏冈秋日漫兴十二首·其五

虚馆深秋色,閒情坐日西。

幽花当槛落,小鸟傍檐栖。

石罽苔漫砌,天书鹤篆泥。

虽无观物妙,兴至亦堪题。

(0)

麻墟水

沄沄江波阔,黯黯毒雾吐。

舟行麻墟口,川原见深阻。

叠嶂千万重,贼穴难比数。

西或连闽蜀,东应接吴楚。

居民与商舶,劫掠莫敢禦。

无人向谁何,况敢索征赋。

我来值零雨,寂寂无所睹。

伫立空嗟咨,此独非王土。

(0)

送侯少府词三章·其一东郭行春

春阳兮载晴。揽余辔兮郊坰。纷髦齯兮欢迎。

羌鸡犬兮弗震惊。褰帏兮远览。何极目兮多感。

闾阎寂寥兮野荒芜。莫克赈汝兮将奈何。

(0)

与商贡士二首·其二

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

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岩奇。

(0)

武康卜居·其一

闻说幽栖胜,言寻不可稽。

乘风过巽渚,逗雨泊湘溪。

竹坞山堪买,桃源路岂迷。

幸凭双屐健,明发恣攀跻。

(0)

顾季时仪部左迁光州暂归里中赋此代问

八年经再黜,直道自间关。

名不随官贬,家因赴谪还。

中原迎紫气,汝颍狎青山。

天意高难问,何时有赐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