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坠空阶折早秋,细烟轻雾锁妆楼,寸心双泪惨娇羞。
风月但牵魂梦苦,岁华偏感别离愁,恨和相忆两难酬。
叶坠空阶折早秋,细烟轻雾锁妆楼,寸心双泪惨娇羞。
风月但牵魂梦苦,岁华偏感别离愁,恨和相忆两难酬。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凄凉景象与心境。"叶坠空阶折早秋",树叶纷纷飘落,铺满了空旷的台阶,表明时值已是深秋,万物萧瑟。这一幕设置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接着"细烟轻雾锁妆楼",则通过细微的烟雾笼罩着高楼,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这里的"妆楼"可能暗指居所或心灵之所在,而被薄雾缭绕,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隐喻。
"寸心双泪惨娇羞",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悲伤,眼中的泪水因难以言说的痛苦而变得更加滚烫。这不仅是对眼前的景象的一种反应,更是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慨。
"风月但牵魂梦苦"一句,则将自然界的风和月光与诗人的精神世界相连,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而又悲凉的夜晚,被无尽的思念缠绕,无法摆脱。这里的"魂梦"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岁华偏感别离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离别之愁变得更加强烈。这表明诗人对过往的记忆和情感仍然怀有深厚的情感,而时光的流转并未能带走这份哀伤。
最后"恨和相忆两难酬"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无法弥补的失落与回忆之间的矛盾无奈的表达。这里的"酬"字意味着报答或补偿,而"两难酬"则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是一首充满了忧愁和哀伤情绪的佳作。
花笑春山,雁啼秋水,未许游尘飞到。
新曲谁翻,旧声堪记,冰丝最宜寒峭。
正一洗、胡沙怨,那须更长啸。解音少。
付词人,据鞍残梦,重唤起、清夜醉吟成调。
酒浅不胜愁,尽将愁、分与银爪。野屋萧萧。
问吹香,何处风早。但临风移谱,自昔昆崙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