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
西风犹未来。山房连石径。云卧衣裳冷。
倩得李延年。清歌送上天。
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
西风犹未来。山房连石径。云卧衣裳冷。
倩得李延年。清歌送上天。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山居画面。"君家玉雪花如屋"运用比喻,将洁白的雪花比作美玉般晶莹,形容云岩处的雪景如同玉屋般华美。"未应山下成三宿"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不愿轻易离去,哪怕多停留一晚。
"啼鸟几曾催"通过鸟鸣反衬出环境的静谧,啼鸟并未催促,反而增添了山间的闲适。"西风犹未来"进一步强调了秋日的宁静,还未感受到西风吹过,时光仿佛停滞。
"山房连石径"描绘了山居小屋与蜿蜒石径相接的景象,显示出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云卧衣裳冷"则写出诗人沉浸在山间云雾中的感觉,衣裳因寒气而显得冰冷,更显出心境的清寂。
最后两句"倩得李延年,清歌送上天"引用典故,李延年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音乐家,此处借他来表达诗人希望有美妙的歌声飘向天际,寓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音乐之中,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徐斯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岩的优美景色,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