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无计相留看牡丹。
去向洛阳城里过,不知何处可凭阑。
别时容易见时难,无计相留看牡丹。
去向洛阳城里过,不知何处可凭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与俞原肃留别十首(其六)》。诗中以“别时容易见时难”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离别之痛和重逢之难的情感。接下来的“无计相留看牡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即使在分别之际,也无法留住时光,无法留住相聚的美好瞬间。
“去向洛阳城里过,不知何处可凭阑。”这两句诗将思绪引向远方,想象着友人前往洛阳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凭阑”这一动作,不仅描绘出一种等待的姿态,更蕴含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
山郭五里馀,气象忽异色。
蛟龙尝此蟠,潭水至今黑。
变化验莫穷,白昼起霹雳。
山形抱江来,怪石莫倾侧。
有寺出其间,户牖立丹壁。
微云垂鉴中,彩色画不得。
小阁才数弓,吐纳半江碧。
日光涵游鱼,到底如不隔。
老竹风萧萧,长根擘青石。
送声寄哀弦,往往动魂魄。
载酒同遨游,逢奇得搜索。
形体相与忘,山林信吾适。
乃知人世间,舍此固怵迫。
汝父昔吾友,汝翁昔我师。
汝时侍亲侧,楚楚玉雪儿。
稍长从吾游,学问乃大奇。
风木不待养,垣室空遗基。
成立汝有望,修短吾莫推。
四世积善心,一门无庞眉。
俯仰三十载,三丧路人悲。
受气各有终,劳生嗟奚为。
墙东荷锄叟,夙受汝翁知。
老怀念畴昔,不觉哀涕垂。
欲志殿中墓,健笔惭退之。
宝祐丙辰榜,季世尚词章。
功业已衰谢,气概犹堂堂。
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
遗翰落人间,姓字透纸香。
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
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
寒灯客窗梦,飞堕碙山洋。
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