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
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
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
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
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
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
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喜悦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圣君的赞誉之情。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两句,从气势宏大、动力强劲的角度刻画了秋雨来临的情景。北风通常象征着肃杀与干燥,而这里却带来了急促而有力的雨水,将久旱后的尘埃和异味一扫而空,显得既猛烈又洗净。
"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则描绘了自然界对这场雨的反应。河伯与山君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地理精灵,这里象征着河流和山岳对这场秋雨的惊喜与利用,增添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具体写出了农作物对雨水的渴望和感激。"苗心"指的是农田中正在生长的谷类植物,它们在干旱中期待着雨水,如同人心中的希望;"禾把尚能分"则表明虽然已经到了秋季,但由于及时雨水的滋润,谷物仍然能够继续生长,并且可以有所收获。
最后两句"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赞美。"及此民无殍"意味着因为这场雨水的恩泽,使得百姓免受饥馑之苦;"忧勤实圣君"则是说,这位圣明的君主对于百姓的安危始终保持着关心和努力,故而能够感应天气,带来及时雨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农事的关注,表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对统治者智慧的赞扬。
唐子皦自鲜,水清石粼粼。
绣肠五车书,不鄙簿领尘。
黟山与桂岭,一笑二十春。
天涯会面难,岁晚情话真。
五管无贤侯,但有岚烟昏。
此岂功名场,往戍清淮滨。
北门诗书帅,平生吾故人。
问讯今何如,凌烟上星辰。
为言落南客,病作寒螀呻。
飘飘北归梦,夜绕吴淞云。
峡行水落惟忧雨,通昔淋浪怨行旅。
千山万山生白烟,阳台那得云如许。
笺词腾告翠帷仙,丐我一晴翻手间。
放开十二峰头色,重赋碧丛高插天。
甲光射曾云,雨脚不敢到。
西山明古雪,秋日一竿照。
先偏井络密,后拒参旗掉。
分弓滴博平,鸣剑伊吾小。
君看天山箭,狐兔何足了。
开边吾岂敢,自治有馀巧。
归来翠帷卷,聊共黄花笑。
虽无落帽风,亦复接䍦倒。
馀閒校笔阵,刻烛龙蛇埽。
毛锥乃更勇,我亦鼓旗噪。
腊前催唤主林神,玉树飞来不动尘。
契阔西湖惭处士,飘零东阁似诗人。
一天午梦空花碎,满地春愁月影新。
扫净宣华藜藋径,他年谁记石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