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妃曲》
《明妃曲》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乐府曲辞

明妃生长巫山村,雨露未沐椒房恩。

写图召幸在当日,不赂画工君不识。

一朝远嫁辞冕旒,重瞳相见难相留。

法刀虽斩毛延寿,倾城倾国宁再有。

至今青冢草离离,琵琶尚传哀怨词。

(0)
鉴赏

这首《明妃曲》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从宫廷到远嫁异域的悲凉命运。诗中以“明妃”为题,借昭君的故事抒发了对命运无常、才情被埋没的感慨。

首句“明妃生长巫山村”,点出昭君出生地的偏远与朴素,暗示其命运的与众不同。接着“雨露未沐椒房恩”一句,暗喻昭君虽出身名门,却未能得到皇室的宠爱和重视,表达了她早期人生的遗憾与无奈。

“写图召幸在当日,不赂画工君不识”两句,通过对比昭君画像与实际形象的差异,揭示了宫廷中对于美的标准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昭君因貌美而被选入宫,却因非权贵之女而被忽视的命运。

“一朝远嫁辞冕旒,重瞳相见难相留”描绘了昭君被迫远嫁匈奴的情景,与皇帝的别离,充满了不舍与无奈。这里的“重瞳”指皇帝,暗示了昭君与皇帝虽有短暂的相遇,但最终无法挽留其离去的命运。

“法刀虽斩毛延寿,倾城倾国宁再有”一句,借毛延寿(昭君画像的画师)被处死之事,表达了对昭君美貌被误读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昭君的美貌再出众,也无法改变其命运的悲剧性。

最后,“至今青冢草离离,琵琶尚传哀怨词”两句,以昭君墓(青冢)的荒凉景象和琵琶声中传来的哀怨之音,象征着昭君虽已逝去,但她的故事和情感却永远流传,触动人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昭君个人命运的凄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不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四九

清若松篁雪,虚明河汉秋。

深心老节岁寒事,稳放胡床默默游。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一○

迹像而无,纯全而有。

阴阳不测之神,生灭不到而寿。

十方界聊现半身,三世佛不消一口。

只个山形拄杖子,与君触处相随走。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八

个是何人,气清骨贫。烟霞面目,丘壑精神。

二仪自然一体,万像况与同尘。

床上全威白额虎,钩头可意赤稍鳞。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九九

邈之不真,传之不神。得而无得,亲而无亲。

体离微彻照之智,本盖载生成之仁。

出一二三之数量,等千百亿之分身。

用弥光也物中之眼,气专柔也主中之宾。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十七

是真是假,谁相描画。似我似谁,莫入思惟。

地方成矩,天圆自规。

三界更无些法剩,一身还与十方宜。

眉目炯炯,须发苍苍。疏林沾野雪,古涧湛秋光。

锦缝谁分梭路细,针关初透线芒长。

鹤梦未晓,鸟行无章。平买平卖兮,还他当行。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八

南台之静,中邑之应。圆明之知,平等之性。

烂柯棋局樵,钓雪华亭艇。

披丛林明白之襟,握云水清凉之柄。

动自风流,閒宜月定。

心闻况是赏音,相廗何妨打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