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其六松台月镜》
《题张雨森画屏十景·其六松台月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孤月谁推上,双峰似擘开。

蔽亏松影瘦,含印水纹回。

古鹤冲云去,幽人杖策来。

温生识此镜,何用玉为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句“孤月谁推上”,以问句形式引出,仿佛在询问月是如何升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悠远的氛围。接着,“双峰似擘开”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雄伟与壮观,仿佛被大自然的力量撕裂开来,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蔽亏松影瘦,含印水纹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松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瘦长,与水面的波纹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之美。这里的“含印”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月影倒映的景象,如同印章一般清晰可见。

“古鹤冲云去,幽人杖策来”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地面,古鹤翱翔于云间,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幽人”手持竹杖而来,则给人一种隐逸之士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温生识此镜,何用玉为台”两句,以“温生”自指,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深刻感悟。此处的“镜”不仅指月光下的水面,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一方明镜,通过观察自然,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而“何用玉为台”则反问为何需要昂贵的玉石作为观赏的平台,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珍贵,无需额外装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山峰、松树、水纹、鹤鸟、隐士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姑苏曲

姑苏城头乌夜啼,姑苏台上风凄凄。

芙蓉露冷秋香死,美人夜泣双蛾低。

铜龙咽寒更漏促,手拨繁弦转红玉。

鸳鸯飞去屧廊空,犹唱吴宫旧时曲。

吴山青青吴殿荒,麋鹿来游春草长。

阖闾门户东风起,年年花落愁西子。

(0)

冬夜·其一

月斜窗户白,不寝夜何长。

避乱多空室,偷生且异方。

安巢无燕雀,竞肉有豺狼。

脉脉如葵藿,倾心待太阳。

(0)

二月一日病中口号

新年尤苦病相侵,白发无持自满簪。

五柳先生莲社约,四明狂客镜湖心。

满城风雨花时过,曲水东西草色深。

明日两峰茅屋下,故人持酒一开襟。

(0)

题盛苍崖雁

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

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

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

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

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

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

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

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

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

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

(0)

读史五首·其四

樊英抗高节,万乘不能屈。

设坛为见之,岂若壶山逸。

光禄位已崇,匡时竟无术。

遂兴张楷讥,尚待黄琼出。

(0)

题画二首·其一

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

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童埽绿苔。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