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东南隅,行行仅六里。
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
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
谁知兴废眼前事,旧坟渐少新坟多。
杨生一乡彦,考盘在空谷。
官田时趁雨中耕,父书夜向灯前读。
乐庵之墓屋东头,人物吾邦第一流。
杨生怀贤悯芜秽,有时岁事来恭修。
斯文在斯人,斯人不可作。
我欲荐梅花,梅花已零落。
呜呼三尺法天下知,先生之封谁敢夷,先生之封谁敢夷。
郭外东南隅,行行仅六里。
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
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
谁知兴废眼前事,旧坟渐少新坟多。
杨生一乡彦,考盘在空谷。
官田时趁雨中耕,父书夜向灯前读。
乐庵之墓屋东头,人物吾邦第一流。
杨生怀贤悯芜秽,有时岁事来恭修。
斯文在斯人,斯人不可作。
我欲荐梅花,梅花已零落。
呜呼三尺法天下知,先生之封谁敢夷,先生之封谁敢夷。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官员李侍御的悼念之情,以及对其墓地的访问。诗人在郭外东南方向,行走了六里,到达了一片土地肥沃、泉水甘美的地方,这里曾是人们喜爱居住的地方,王公贵族也常来此歌唱赞美。然而,时光流转,昔日的繁荣景象逐渐被遗忘,旧坟越来越少,新坟却越来越多。
诗中提到的杨生是一位乡里的杰出人物,他选择隐居在山谷之中,偶尔趁着雨天耕种官田,夜晚则在灯光下阅读父亲留下的书籍。乐庵是杨生怀念的先贤之墓,位于他住所的东边,被认为是当地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杨生心怀对先贤的敬仰,时常前来清理和修缮墓地,以保持其尊严与纪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先贤的怀念之情,希望以梅花作为祭品,但梅花已经凋零。他感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于李侍御的封号,没有人敢轻易改变或剥夺。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叙述,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美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欹枕闻晨鸡,似觉微阳动。
吹灯起静坐,聊得醒醉梦。
神仙似可学,惟在制铅汞。
精神一相交,龙虎自迎送。
周流如转轮,迅捷等飞鞚。
或疑云雾蒸,又若春泉涌。
舌本甜如饴,远过甘露瓮。
天根与月窟,春意满空洞。
始信中庸书,中实多妙用。
蹇余迫衰暮,王事何倥偬!
有息当自调,有心苦未统。
归理蓝田云,相期玉堪种。
留侯惜已远,此约谁与共?
何年揖浮丘,丹霄驾飞凤。
使尔为羊,人不汝忘。使尔为马,人不汝舍。
孰使尔为鹤,其骨荦确。食人之食,不羊马是若。
不安尔处,将飞而翀。忽焉跌伤,乃今畸穷。
尔鸣孔哀,尔心孔棘。困于樊中,虽死谁惕。
瘗鹤有冢,古人之为。神其上升,吾与尔铭之。
横空阵气长云黑,戈鋋照耀旌旗色。
龙跳虎跃神鬼愁,楚汉存亡一丝隔。
相持两地皆雄据,楚力疑非汉能拒。
瑞启炎图硭砀云,悲歌霸业乌江路。
空馀故垒传遗迹,离合山河几勍敌。
战尘吹尽水东流,落日沙场春草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