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秋苔对之成咏》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秋苔对之成咏》全文
唐 / 包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

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

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

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秋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内心的情感寄托。"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表达了诗人对于苔藓覆盖的岩石、古树等自然景物的频繁观赏,仿佛在翻阅古籍一般悠然自得。这两句通过对比,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情感体验。

接着"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产生的深邃思想和高洁情操。"幽思"指的是深沉复杂的情思,而"缠芳树"则是这些情思缭绕于心的象征;"高情"意味着高尚的情感,而"寄远山"则是在说诗人将这份高贵的情怀寄托于远处的山峰。

下面两句"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雨痕"指的是雨后的迹象,即雨水渗透大地后留下的湿润痕迹,"连地绿"则形容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日色出林斑"则是说阳光透过树梢映照在林间,形成一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最后两句"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似乎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适其安的情怀。"却笑"表示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持有轻松愉悦的态度;"兴公赋"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兴致勃发时所作之赋,这里则用来形容诗人的心境;"临危滑石间"则是一种比喻,用险峻的山路和流水不息的石块来象征着诗人在动荡不安的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领悟以及个人情感和哲理的深沉寄托。

作者介绍

包何
朝代:唐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赠王道者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

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

(0)

离亭前思有寄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

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

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0)

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

柳过清明絮乱飞,感时怀旧思悽悽。

月生楼阁云初散,家在汀洲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酒醒长怯子规啼。

北山高卧风骚客,安得同吟复杖藜。

(0)

送姚端秀才游毗陵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

风弄轻帘沽酒市,月明红袖采莲船。

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

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0)

都下寒食夜作

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笙歌事胜游。

自是离人睡长早,千家帘卷月当楼。

(0)

春日招宋维先辈

瓮中竹叶今朝熟,鉴里桃花昨日开。

为报广寒攀桂客,莫辞相访共衔杯。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