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羁建业,两度客真州。
细雨僧庐晚,寒花江岸秋。
奇文同刻楮,阅世少安辀。
秉烛更阑坐,飘蓬愧素侯。
七年羁建业,两度客真州。
细雨僧庐晚,寒花江岸秋。
奇文同刻楮,阅世少安辀。
秉烛更阑坐,飘蓬愧素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七年漂泊在外,两次流离至真州的生活情景。细雨中的僧庐暮色,以及江岸秋天的寒花,都渲染出了游子的凄凉之情。诗人提到“奇文同刻楮”,表达了他与时下才子共同赋诗的雅兴,但这份喜悦却因世事无常而转瞬即逝。
秉烛更阑坐,是夜深人静时分,手执蜡烛独坐,心中涌动着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索。最后一句“飘蓬愧素侯”,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流离失所、无所依归的自责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游子之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而不失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