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二》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拂衣归憩旧烟萝,钟鼎山林竟孰多。

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

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

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其二)》。汪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归隐者的心境与生活,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拂衣归憩旧烟萝”,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拂去尘世的烦忧,回归到熟悉的山林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安逸。接着,“钟鼎山林竟孰多”一句,通过对比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与山林中的简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同看法,暗示了对后者更深层次的向往。

“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如同空花,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内心如古井般平静,不受外界波动的影响。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否定,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肯定,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

“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松树则代表了长久与稳定。诗人与竹如意的对话,以及在松树下静坐,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友人一样,抛却官场束缚,回归自然,享受春日阳光下的渔蓑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游感化寺

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

龙宫连栋宇,虎穴傍檐楹。

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

琼峰当户拆,金涧透林明。

郢路云端迥,秦川雨外晴。

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

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

香饭青菰米,嘉蔬绿笋茎。

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

(0)

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骨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沈身死悔难追。

公无渡河,公须自为。

(0)

拟今日良宴会诗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0)

七哀诗三首·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0)

挽妻姚夫人联

四十年赤手持家,君死料难如往日;

六旬人白头永诀,我生谅亦不多时。

(0)

赠薛鼎臣侍御

君子清明致自强,大寮佥语美公方。

长才上拔孤摽日,利剑新磨一匣霜。

千里早时知逸足,片言中夜许刚肠。

已知金石终无变,应蓄归休在智囊。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