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荒瓦砾场,昔为官守居。
栝树千仞青,霜摧近将枯。
纵免刀斧危,残废复何需?
灾劫关冥惩,天难保其墟。
宜彼罗益州,屋焚人遭屠。
金窖深未搜,鬼火吹雄狐。
荒荒瓦砾场,昔为官守居。
栝树千仞青,霜摧近将枯。
纵免刀斧危,残废复何需?
灾劫关冥惩,天难保其墟。
宜彼罗益州,屋焚人遭屠。
金窖深未搜,鬼火吹雄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的官府居所与眼前的瓦砾场,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的残酷。诗人以“栝树”这一意象,象征着生命力顽强但又遭受摧残的事物,暗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纵免刀斧危,残废复何需?”这两句表达了即使避免了直接的灾难,但残存之物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隐含了对社会结构崩塌后,个体价值被忽视的感慨。
“灾劫关冥惩,天难保其墟。”这两句揭示了自然与人为的灾难对人类居住地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背后的深层原因——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惩罚人类的罪行,而这种力量甚至无法保护曾经繁荣的地方。
“宜彼罗益州,屋焚人遭屠。”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事件,即三国时期罗尚攻益州,导致大量房屋被焚毁,人民遭受屠杀,以此来强化诗歌主题,即历史上的灾难与当前景象的相似性,以及人类面对灾难时的无力感。
“金窖深未搜,鬼火吹雄狐。”这两句描绘了在废墟中可能隐藏的财富(金窖)未能被彻底挖掘,以及夜晚鬼火闪烁的情景,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喻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