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
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
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战士凯旋的壮丽画面。开篇“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两句,设定了边疆的地理环境,金河、玉塞形象鲜明,展现了边塞的雄伟与坚固。接着“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描述了军队通过云雾缭绕的山路,旌旗在风中飘扬,杨柳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两句则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战斗、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喋血”指的是战场上的鲜血,“壮胆”形容战士们的勇敢;“裹革”则是古代战争中用动物皮革包裹身体以防护箭矢的做法,“无怯魂”强调了他们不畏死亡的英勇。
“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描绘了一种严寒清晨的景象,战士们在严霜中准备出征,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坚韧与忠诚。随后的“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则写出了战争结束后边塞地区恢复平静的情形。
“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两句描绘了秋季的景色,雾气缭绕中白色的山峦若隐若现,而风吹过时,黄色的树叶纷飞,营造了一种边塞秋天的萧瑟感。
最后,“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表达了将军凯旋的壮观场面,将军带着胜利回到京城,万里长河也无法阻挡这份凯歌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边塞战士们的英勇与忠诚,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平静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