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开篇“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用了“豺虎”比喻战乱,以形容其凶猛和无法控制的局面。接着“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诗人表达自己不得不离开中原地区,前往偏远之地以避战乱。
下一句“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表现了诗人离别家乡时亲友间的依依不舍和哀伤。紧接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一景象极其凄凉,通过“白骨”来形容战乱中无数生命的消逝,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惨烈。
诗人继续描述“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这是对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母子分离的深刻揭示。随后“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表达了诗人听到悲痛之声时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中间部分“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诗人在这里感慨良多,表明自己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与亲友是否能够团聚的忧虑。紧接着“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战乱和离别的痛苦。
末尾两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人在高处眺望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失去美好生活的无尽怀念。最后,“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则是诗人对于那些不幸的人们深感同情和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惨状的描绘,以及个人离别家园、亲友之痛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的哀伤与无奈。
周氏二子千人英,余观其诗余辄惊。
浑然骨格已老成,凛乎辞句冰霜清。
不然何以知君名,余知必作诗之精。
今观君诗眉且低,文章老大无人知。
少年便莫相轻欺,丈夫壮气如虹蜺。
古之庸者犹雄飞,青云自有相逢时。
好笑南郭翁,白鬓爱杨柳。
如今十月后,犹饮菊花酒。
杨柳色渍面,菊花香渍牙。
喉咙溜香汁,肠胃浮香葩。
所饮几何酒,所吟无限诗。
若言丝与管,便是吟哦时。
心无一事累,意与千古期。
一身成土木,两脚登云霓。
但欲比陶潜,岂肯为杜微。
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问公安否,且喜公来归。
物有所兴,因人而就。其人维何,所性忠厚。
能谋而果,能明而究。身任其责,力成厥构。
既成之法,可继于后。入门而东,自南而北。
如污斯隆,如枉斯直。如塞斯通,如隘斯辟。
如翼斯张,如衡斯举。如蔀斯赫,如阒斯睹。
室有明窗,墙有坚堵。地无游蚁,穴无伏鼠。
既完既成,既安既处。师乎师乎,岂可苟然。
心为道本,身为义先。心之所无,道不可传。
身之所无,口不可宣。唯正唯直,求己以全。
以义以命,如耕平田。处心积虑,贯通神明。
无忝乡校,勿负朝廷。成人子弟,慰人父兄。
二三职事,其亦警戒。欲善诸外,先治诸内。
存诚防邪,集义养气。作伪心劳,作德心逸。
如此两句,守而勿失。谨佐尔师,各修其职。
庶乎诸生,其则不远。已修加修,已善加善。
不率者从,不类者变。子弟如此,父兄所愿。
可慰乡人,可成学风。可酬其劳,可称厥功。
《送李推官》【宋·徐积】物有所兴,因人而就。其人维何,所性忠厚。能谋而果,能明而究。身任其责,力成厥构。既成之法,可继于后。入门而东,自南而北。如污斯隆,如枉斯直。如塞斯通,如隘斯辟。如翼斯张,如衡斯举。如蔀斯赫,如阒斯睹。室有明窗,墙有坚堵。地无游蚁,穴无伏鼠。既完既成,既安既处。师乎师乎,岂可苟然。心为道本,身为义先。心之所无,道不可传。身之所无,口不可宣。唯正唯直,求己以全。以义以命,如耕平田。处心积虑,贯通神明。无忝乡校,勿负朝廷。成人子弟,慰人父兄。二三职事,其亦警戒。欲善诸外,先治诸内。存诚防邪,集义养气。作伪心劳,作德心逸。如此两句,守而勿失。谨佐尔师,各修其职。庶乎诸生,其则不远。已修加修,已善加善。不率者从,不类者变。子弟如此,父兄所愿。可慰乡人,可成学风。可酬其劳,可称厥功。
https://shici.929r.com/shici/uyr3Cz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