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开篇“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两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肃穆的氛围,表现了雪后的天气变化和自然景物的模糊状态。
接着,“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描绘了广阔的空间和数量上的壮观,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雪花在银河与梅岭间铺展开来的壮丽景象。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两句,则转向了城市中的雪景,描写了雪后初升的太阳给城市带来的温暖和光明。
诗人随后提出了两个问题:“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这不仅是对隐居者和迷路者的询问,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世事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平凡而又温馨的家居生活景象。鹤在庭院中舞动,映衬出一派宁静之情;而捣衣的声音则展现了家中的勤劳与温暖。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两句,通过对比小女孩的天真烂漫和老人的苍凉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轮回和世事无常的感悟。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则转向了社会层面,表现了对统治者能够带来安宁与繁荣的期待。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两句,通过对比温暖如玉的品德和严寒如霜的威仪,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的怀念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最后,“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则是在表述尽管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但诗人依然怀念着远方的温暖之地和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