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新秋节物,客思天涯。岩桂重,碧云赊。
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儿女辈,语空哗。
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
渺新秋节物,客思天涯。岩桂重,碧云赊。
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儿女辈,语空哗。
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
这首元代王恽的《三奠子·都城七夕》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游子的思乡之情。"渺新秋节物"点出时令为初秋,"客思天涯"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接下来的"岩桂重,碧云赊"以桂花的繁盛和碧云的深远象征着远方和思念。
"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通过京城的繁华景象与梦境中的长沙相映,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感叹时光易逝,自己虽未老去,却已见白发。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描绘了诗人独自凭栏望月的情景,对家人的团聚充满向往。"儿女辈,语空哗"则写出了家庭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反衬出诗人的孤独。"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三句"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描绘了宴饮场景,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都城七夕习俗,借以抒发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季景色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游子的离愁别绪和对家庭团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