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其一》
《杂兴·其一》全文
清 / 常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畴远陌蔚蓝天,长日风恬霁景妍。

花满田塍石季锦,水鸣沙濑伯牙弦。

松溪柳径多盘折,竹杖芒鞋任往还。

小憩听莺宁有倦,支颐高枕石头边。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平畴远陌蔚蓝天”,以“平畴”与“远陌”勾勒出广阔无垠的田野与道路,而“蔚蓝天”则以深邃的天空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长日风恬霁景妍”一句,通过“长日”、“风恬”、“霁景妍”三个词组,生动地描绘了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景象,展现出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

“花满田塍石季锦,水鸣沙濑伯牙弦”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田埂上的花朵比作“石季锦”,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的繁盛与美丽;同时,以“水鸣沙濑伯牙弦”来描绘流水的声音,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古代琴师伯牙的琴声相联系,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的美感。

“松溪柳径多盘折,竹杖芒鞋任往还”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自由与自在。通过“松溪柳径”的曲折蜿蜒,以及“竹杖芒鞋”的随性行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也表达了他内心的闲适与洒脱。

最后,“小憩听莺宁有倦,支颐高枕石头边”两句,以“小憩听莺”描绘了诗人短暂休息时的悠闲时光,通过“宁有倦”表达了即使在休息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支颐高枕石头边”则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放松的姿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追求。

作者介绍

常纪
朝代:清

常纪,字铭勋,号理斋,承德人。乾隆辛卯进士,历官崇庆知州。殉难,赠道衔。有《爱吟草》。
猜你喜欢

北去还为客,南来岂是归。

倦投空渚泊,饥帖冷云飞。

垣栅鸡长暖,沟池鹜自肥。

怜渠不知此,更堕野人机。

(0)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其一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0)

蒋山手种松

青青石上岁寒枝,一寸岩前手自移。

闻道近来高数尺,此身蒲柳故应衰。

(0)

赠礼部尚书邵安简公挽词

独骑箕尾去凌虚,枉驾追锋作召车。

衣褐谁陈定羌册,汗青犹载立储书。

春风泽国吟笺冷,夜雨溪堂燕豆疏。

曾向江湖握君手,相从朝路一华胥。

(0)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其二

昔在仁朝日,孤忠独犯颜。

一身宁自顾,万里偶生还。

却度黄梅岭,重趋玉笋班。

不知君槛折,千古更谁攀。

(0)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其一

濠上初相得,竹林曾共游。

清文三峡水,爽气九华秋。

世已从新学,人谁与此流。

遗芳端不朽,未信盖棺休。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