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盈盈一水,欢会今宵。梧叶上,雨萧萧。
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渚宫深,离思苦,两无憀。
金针缕细,彩舫花娇。儿女辈,漫情饶。
巧来心愈拙,弦促韵难调。西楼月,银汉影,碧天遥。
隔盈盈一水,欢会今宵。梧叶上,雨萧萧。
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渚宫深,离思苦,两无憀。
金针缕细,彩舫花娇。儿女辈,漫情饶。
巧来心愈拙,弦促韵难调。西楼月,银汉影,碧天遥。
这首元代王恽的《三奠子》描绘了一幅秋夜离别的情景。"隔盈盈一水",以清冷的水面象征着情感间的距离,"欢会今宵"点明了此刻的短暂相聚。"梧叶上,雨萧萧",通过雨声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星沉开帐烛,云黯渡河桥",星光暗淡,云雾低垂,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沉重和对未来路途的迷茫。
"渚宫深,离思苦,两无憀",直接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离愁别绪,感到孤独无依。接下来的"金针缕细,彩舫花娇",借物喻人,暗示了女子的细腻心思和华丽的装扮,但"儿女辈,漫情饶",又透露出对儿女情长的无奈和叹息。
"巧来心愈拙,弦促韵难调",反映出主人公在情感纠葛中的困惑,琴弦虽巧,却难以抚平内心的波澜。最后,"西楼月,银汉影,碧天遥"以景结情,描绘了主人公仰望星空,遥想远方,寄托着无尽的思念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夜的情感波折,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离愁别绪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