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条韦,青青照田圃。
二月神龙不行雨,绿阴婀娜宿鹦鹉。
桑韦正含滋,鹦鹉来哺儿。
鸣鸠戢其羽,戴胜无降时。
忙杀蚕姑摧散丝,宫中筐筥那得知。
一丝两丝缫未尽,倦点牙筹上堂寝。
健蛾鼓翅摇春魂,蹋碎珊瑚黛眉损。
桑韦桑韦好归根,城南斤斧星月屯。
潞州别驾宜少恩,豹鞯骑士身虎文。
桑条韦,青青照田圃。
二月神龙不行雨,绿阴婀娜宿鹦鹉。
桑韦正含滋,鹦鹉来哺儿。
鸣鸠戢其羽,戴胜无降时。
忙杀蚕姑摧散丝,宫中筐筥那得知。
一丝两丝缫未尽,倦点牙筹上堂寝。
健蛾鼓翅摇春魂,蹋碎珊瑚黛眉损。
桑韦桑韦好归根,城南斤斧星月屯。
潞州别驾宜少恩,豹鞯骑士身虎文。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桑树生长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事活动。开篇“桑条韦,青青照田圃”以“韦”字形容桑叶的茂盛,映照着田野,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接着,“二月神龙不行雨”一句,借神话传说中的龙不降雨,暗示春雨不足,为后文蚕事的艰难埋下伏笔。
“绿阴婀娜宿鹦鹉”描绘了绿树荫下鹦鹉栖息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随后,诗人转向对农事的描写:“鸣鸠戢其羽,戴胜无降时”,鸣鸠收敛翅膀,戴胜鸟却未见其踪影,暗示农事繁忙,连鸟儿都忙碌起来。紧接着,“忙杀蚕姑摧散丝”一句,直接点明了农事的紧迫性——养蚕人忙得连丝都顾不上收束。
“宫中筐筥那得知”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宫廷与民间生活差距之大,宫中的人们无法理解农民的辛劳。最后,“一丝两丝缫未尽,倦点牙筹上堂寝”进一步强调了农事的繁重与农民的疲惫,他们日夜劳作,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
“健蛾鼓翅摇春魂,蹋碎珊瑚黛眉损”通过比喻,将辛勤工作的蚕比作“健蛾”,它们在春日里奋力吐丝,甚至“蹋碎珊瑚黛眉损”,形象地表现了蚕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桑韦桑韦好归根,城南斤斧星月屯”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希望桑树能够回归自然,结束一年的劳作。最后,“潞州别驾宜少恩,豹鞯骑士身虎文”似乎是对地方官员的讽刺,暗指他们对农民的苛政,与前文的辛勤劳动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农民在春耕时节的辛勤劳动与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流苏凝作瑞华精,仙阁开时丽日晴。
霜月冷销银烛焰,宝瓯圆印綵云英。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