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
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
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
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
吟声正可候虫鸣,酒面犹须作老兵。
岂有文章妨要务,孰知诗律自前生。
向来怀璧真成罪,未必含光不屡惊。
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苏公督两欧阳诗》,通过对秋夜虫鸣和饮酒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与现实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句“吟声正可候虫鸣”写出了诗人以虫鸣为伴,借吟咏抒发情怀;“酒面犹须作老兵”则暗示诗人即使在饮酒时,也保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如同身负重任的老兵。
接着,“岂有文章妨要务”表明诗人认为文学创作并非妨碍政务的理由,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孰知诗律自前生”则流露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才华的谦逊,仿佛诗律是他前世修炼的结果。
“向来怀璧真成罪”一句,诗人以“怀璧其罪”的典故自比,暗示自己因才情出众而承受的压力和可能带来的麻烦;“未必含光不屡惊”进一步表达了对于才华暴露后可能带来的惊讶和不安。
最后两句“血指汗颜终缩手,此怀端复向谁倾”,诗人感慨万分,尽管内心充满情感,但最终还是选择沉默,不知向何人倾诉这复杂的心情。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雪霁柳舒容,日薄梅摇影。
新岁换符来,天上初见颁桃梗。
试问我酬君唱,何如博塞欢娱,百万呼卢胜。
投珠报玉,须放骚人遣春兴。
诗成谈笑,写出无穷景。
不妨时作颠草,驰骋张芝圣。
谁念杜陵野老,心同流水必东,与物初无竞。
公侯应有种哉,倾否由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