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部大定兴农耕,分驻宣抚留朝卿。
其中喀什噶尔城,近外部落严候侦。
有布鲁特驰使伻,厥长额木尔贝名。
献玉匕首来输诚,祛卢回书仍左行。
译出一一申葵倾,向因路阻凶丑兵。
戡逆靖乱今太平,地为王土人王氓。
贡物表敬惭菲轻,驿致金阙由海明。
开匣尺八居然呈,龙鳞其室椭以赪。
玉柄金镂象鼻形,抽看光如波溢青。
月芽直芒披电星,封还销铸胥矫情,咸宾用识王道贞。
回部大定兴农耕,分驻宣抚留朝卿。
其中喀什噶尔城,近外部落严候侦。
有布鲁特驰使伻,厥长额木尔贝名。
献玉匕首来输诚,祛卢回书仍左行。
译出一一申葵倾,向因路阻凶丑兵。
戡逆靖乱今太平,地为王土人王氓。
贡物表敬惭菲轻,驿致金阙由海明。
开匣尺八居然呈,龙鳞其室椭以赪。
玉柄金镂象鼻形,抽看光如波溢青。
月芽直芒披电星,封还销铸胥矫情,咸宾用识王道贞。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年间,回部地区稳定后,地方官员积极发展农业,同时加强边疆管理与对外交流的情景。诗中特别提到了喀什噶尔城及其周边部落的动态,以及布鲁特族首领额木尔贝向清朝进献珍贵礼物——玉匕首的故事。
诗的开头提到“回部大定兴农耕”,展现了地方治理者对农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分驻宣抚留朝卿”强调了朝廷在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与安抚政策。接着,诗人点出了喀什噶尔城的重要地位,并提及该城附近的部落,显示出对边疆安全的密切关注。
随后,诗中描述了布鲁特族使者额木尔贝的来访,他不仅带来了珍贵的玉匕首作为礼物,还附上了回纥的信件,显示了对清朝的忠诚与敬意。诗中特别提到使者将信件交予翻译官,但由于道路阻隔和敌对势力的存在,使得传递过程充满挑战。然而,在平定叛乱、实现边疆稳定之后,这些障碍被克服,使得贡品得以顺利送达京城。
诗的最后部分详细描绘了玉匕首的精美与价值,包括其尺寸、形状、材质以及制作工艺,以及它在展示时所展现出的光泽与独特设计。诗人通过这一系列描述,不仅赞美了礼物的珍贵,也借此表达了对国王权威与正统性的颂扬,强调了贡品所代表的忠诚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当时边疆治理、文化交流以及艺术审美的赞颂,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化与边疆政策的独特风貌。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樽风月属君闲。
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