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
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
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结绶当年仕两京,自怜年少体犹轻。
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客思病来生白发,山城春至少红英。
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题为《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在京都的经历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随着岁月流转,仕途变迁后的感慨。
首句“结绶当年仕两京”,回忆了诗人早年的官场生涯,在两个重要都城任职;“自怜年少体犹轻”则流露出当时的青春活力。接下来,“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描绘了在洛阳伊水和洛水边游赏名花的情景,魏紫姚黄代表牡丹,象征着富贵和美丽。
“客思病来生白发”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时的愁绪,使得白发生出,暗示了时光荏苒与人生的沧桑。“山城春至少红英”写山城春色虽美,但诗人因病少有欣赏的心情,只有山城的红花能稍解寂寥。
最后两句“芳丛密叶聊须种,犹得萧萧听雨声”,诗人选择栽种楠木、冬青和茶竹,既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也寓含了在纷扰世事中寻求宁静的心境,即使不能种花赏花,也能在雨声中找到一丝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眼前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淡然态度。
君不见会稽杨廉夫,醉吹铁笛声呜呜。
又不见虎林张伯雨,灵石溪边待轻举。
二子道异出处殊,长歌短吟意则俱。
薛生相人两眼耀流电,二子喜之皆赠以所制之诗书。
诗如于阗璊玉装剑璏,书似昆吾宝刀切琳腴。
生矜袖中有明月,出以照我白髭须。
我须日加白,我面岁增黑。
笔砚惭久芜,江湖厌为客。
生工鉴人知我者,虞翻骨屯由命也。
儿痴家贫四壁立,谁为老韩念东野?
生见张杨烦寄声,老来何处堪归耕?
珠藏深渊剑在匣,夜夜空谷腾光晶。
张公洞中芝草春,帝藏宝书更几尘?
中有龙香烧墨法,古苔溜雨松肤皴。
木公窃窥试造后,至今法行溪水滨。
吴生妙解不求似,独造万古工何纯!
玄霜夜捣玉兔臼,黑琼晓剥苍蛟鳞。
制成比之犀截角,研罢顿似鸾凭茵。
姿如青铜色如漆,并潘便见亦相亲。
老奚父子委世久,潘李竟谁追后尘?
嗟生一朝遇赏识,会同南琛贡紫宸。
愿宝龙香古圭璧,明月清光长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