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峰云气深,墓庐何处得相寻?
青山当户哀哀哭,白日孤光黯黯沉。
驯虎欲嘷风落石,栖乌不定月穿林。
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
三十六峰云气深,墓庐何处得相寻?
青山当户哀哀哭,白日孤光黯黯沉。
驯虎欲嘷风落石,栖乌不定月穿林。
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蔡孝子庐墓》描绘了一幅深沉哀婉的画面。首句“三十六峰云气深”,以壮丽的山势为背景,暗示了墓庐所在之地的偏远与神秘。接下来的“墓庐何处得相寻”表达了对孝子庐墓的寻找之难,流露出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
“青山当户哀哀哭,白日孤光黯黯沉”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和白日赋予情感,青山如哭泣的亲人,白日则因哀悼而显得暗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驯虎欲嘷风落石,栖乌不定月穿林”通过猛虎咆哮和乌鸦乱飞,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悲凉的意象,象征着孝子的寂寞与哀痛。
最后两句“三年泣血谁相问?虢虢寒泉涧下音”直抒胸臆,孝子三年来的悲伤无人理解,只有涧下的寒泉声作答,表达了他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孝子蔡氏的高尚情操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
梁园先生夷山曲,斸地开轩种脩竹。
千竿森立隔尘嚣,十里苍云净炎燠。
弹琴焚香意不俗,满卷佳章咏淇澳。
有时曳杖冠峨峨,披拂幽丛逸兴多。
樽罍每置清阴里,日待嵇阮来经过。
高挂幽轩一凭几,绕屋娟娟翠如洗。
莫遣家僮扫落花,恐损庭前青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