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
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怪底前人忒受瞒,一生知破几蒲团。
争知信得迷时及,随分阿鼻与涅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对寒山子诗歌的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怪底前人忒受瞒",诗人感叹前人被迷惑,未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一生知破几蒲团",这里的“蒲团”象征修行,意味着诗人认为人们在一生中尝试了多次修行,但往往未能触及本质。"争知信得迷时及",表达了对迷途知返的渴望,即在迷失之时能够及时觉悟。"随分阿鼻与涅槃","阿鼻"指地狱,"涅槃"则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意味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最终达到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探讨了人生的修行与觉悟,强调了在迷惘与困惑中寻求真理的重要性,以及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内心保持平和与智慧的必要性。
建光悖祖德,封爵逮阉竖。
忠良坐荼毒,陨涕盈道路。
南巡既不返,狡窟宁久固。
功成十九侯,事巳非细故。
况闻用骨鲠,乃以浮阳疏。
中官既世袭,山阳更娇妒。
时事亦可知,君子独未寤。
美哉吴长史,衡门掩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