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向芳荣,乘时也畅情。
讵能忘慄慄,藉以验生生。
消息否而泰,循环利与贞。
怀安悬炯戒,勤政访名卿。
万物向芳荣,乘时也畅情。
讵能忘慄慄,藉以验生生。
消息否而泰,循环利与贞。
怀安悬炯戒,勤政访名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政治治理的深思。
首联“万物向芳荣,乘时也畅情。”描绘了春天万物生长繁茂的景象,仿佛大自然在顺应时节,尽情展现其生命力。“芳荣”指花开得繁盛,“畅情”则表达了自然界在春天里释放出的愉悦之情。
颔联“讵能忘慄慄,藉以验生生。”这里“慄慄”可能是指冬天的寒冷,诗人通过对比冬夏两季,强调了生命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与适应,以此来验证生命的生生不息。
颈联“消息否而泰,循环利与贞。”“否”和“泰”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分别代表逆境和顺境。这一联表达了自然界中逆境与顺境的循环更替,以及其中蕴含的利与正道。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认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尾联“怀安悬炯戒,勤政访名卿。”“怀安”意味着居安思危,诗人提醒自己即使在安定之时也不应放松警惕。“炯戒”即警醒之意,强调了时刻保持警觉的重要性。“勤政访名卿”则体现了诗人作为君主对政治事务的重视,他希望通过咨询贤臣良将,来提升自己的治理能力,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还蕴含了他对政治治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作为帝王的深谋远虑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足。
宵眠护禅虎,昼引衔花鹿。
庵中三昧语,药我贪瞋毒。
何当脱双凫,藜杖追高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