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萸把菊为清游,佳辰胜赏聊尔酬。
月日难逢九复九,啸歌最喜秋之秋。
头科谁继孟江夏,腹藁忽忆王绛州。
登高旷览吾素志,民艰在目翻增愁。
佩萸把菊为清游,佳辰胜赏聊尔酬。
月日难逢九复九,啸歌最喜秋之秋。
头科谁继孟江夏,腹藁忽忆王绛州。
登高旷览吾素志,民艰在目翻增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九月九日作》。诗中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赏菊、佩带茱萸的习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首句“佩萸把菊为清游”,生动地展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人们佩戴茱萸、手持菊花,进行一次清雅的出游。接着,“佳辰胜赏聊尔酬”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节日的美好时光的欣赏与庆祝。
“月日难逢九复九,啸歌最喜秋之秋”两句,点明了重阳节的日期特点——九月初九,一个特殊的数字组合,使得这个日子更加珍贵。诗人在此时放声高歌,最为喜爱秋天的景色。
“头科谁继孟江夏,腹藁忽忆王绛州”两句,通过提及古代的两位学者孟江夏和王绛州,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这里可能暗含了对知识传承和文化延续的思考。
最后,“登高旷览吾素志,民艰在目翻增愁”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情感。他登高远望,本是为了实现内心的志向,但看到百姓的苦难,内心充满了忧愁。这反映了诗人作为帝王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君主,不仅关注国家治理,也深怀人文情怀的一面。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田家三首·其一》【唐·柳宗元】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KWcFgnA5.html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