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追赏高台、登临四处眺望,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这两句写出了春天雨后,山间微雨如织,而柳树在细雨中变得更加鲜嫩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这两句则描绘了春日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繁盛。秦城下的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长成一片绿海,而汉苑中的花朵在春风中竞相开放,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画面。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突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在晴朗的森林中,鸟儿在树梢间飞翔,而路过的人们则在紫色的道路上匆匆而行。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这两句传达了诗人作为旅行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他将自己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山间的和谐相融合。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山谷,追寻更高远的理想和美好的时光。"迁莺"指的是鹅的叫声,而"鶱翥"则是一种鸟名,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心志如同这些 bird 一样,渴望在美好的时候飞翔。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多层次、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汉地从休马,胡家自牧羊。
都来销帝道,浑不用兵防。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
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
回首却寻芳草路,金鞍拂柳思无涯。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