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
回首却寻芳草路,金鞍拂柳思无涯。
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
回首却寻芳草路,金鞍拂柳思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逸不羁的游子在春日里游历的情景。开篇“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两句,便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自由自在地追寻自然美景的意境。诗人以小桥流水为媒介,将自己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同时又通过“何处行云”暗示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云如其意,不受限制。
接着,“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两句,则是诗人借用古代仙侣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毕卓、刘晨都是古代传说中追求长生不老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用来比喻诗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寻永恒之美的愿望。
“琴樽冷落春将尽,帏幌萧条日又斜”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春尽人静的境况。琴樽一词,便令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集中的景象,而“冷落”则带有一丝孤寂之感。帏幌(即窗棂)萧条,更是增添了几分空寂与时间流逝的意味。
最后,“回首却寻芳草路,金鞍拂柳思无涯”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追求。芳草路,是春天里最为动人情怀的景象,而“金鞍拂柳”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行旅之乐的意象,通过这种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无限追求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意境构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追寻心灵所向之美的精神面貌。
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
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
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
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
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
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
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
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
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
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秋气集西陆,惊风飘大荒。
酒酣拔长剑,送子度太行。
贤王受睿算,□土镇朔方。
晋国古名都,九州辏才良。
子怀珠与壁,获登隋卞场。
置身既得所,勋业行可望。
别离当兹日,岂不怀感伤。
丈夫相结托,所贵在慨慷。
讵学儿女徒,眷恋涕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