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独特感受和所见景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山行似觉鸟声殊”,以鸟鸣声的特殊感受开启,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接下来,“渐近神仙简寂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临近看似神仙居住的地方。
“门外长溪容净足”,写出了溪水清澈见底,足以洗涤心灵,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纯净。而“山腰苦笋耿盘蔬”则描绘了山间野生食物的简单却清新,反映出诗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两句,通过想象松林中可能隐藏着仙丹和大石上留有古人礼拜痕迹,增添了神秘和历史感。最后,“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以一位年迈的弟子形象,传递出师徒传承的智慧,以及对养生之道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敬意。
蜀险历益奇,卬崃扩西臂。
昔年峻坂名,九折今躬莅。
冰凌夏犹结,况躔婺女次。
鞚冻支策登,列骑束如猬。
鼓勇跻其颠,雺雾开目眦。
群山次第出,俯瞰等平地。
豁达关徼通,华羌指掌视。
如披枕秘书,标新复领异。
先生长鳌峰,陶淑学者众。
奉命训吾曹,风吟而月弄。
虽未预懋勤,八载寒暑共。
常云三不朽,德功言并重。
立言亦岂易,昌黎语堪诵。
气乃欲其盛,理乃欲其洞。
是实为学方,虚车徒驾覂。
因以书诸绅,未敢妄操纵。
德功吾何有,言则企该综。
呜呼于先生,吾得学之用。
世事何堪说。叹而今、龙蛇浩劫,粘胶缠葛。
试问百年能有几,渐看满头堆雪。
早销尽、冲冠旧发。
撒手急归茅屋底,且商量、好度闲风月。
吾与也,点之瑟。从兹显晦行藏别。
问余生、山樵野牧,尚堪作合。
卖卜补锅无不可,剩有凌兢瘦骨。
望前路、危冈高绝。
一片雄心谁识取,倩笛声、吹彻仙家铁。
应不免,石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