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何堪说。叹而今、龙蛇浩劫,粘胶缠葛。
试问百年能有几,渐看满头堆雪。
早销尽、冲冠旧发。
撒手急归茅屋底,且商量、好度闲风月。
吾与也,点之瑟。从兹显晦行藏别。
问余生、山樵野牧,尚堪作合。
卖卜补锅无不可,剩有凌兢瘦骨。
望前路、危冈高绝。
一片雄心谁识取,倩笛声、吹彻仙家铁。
应不免,石为裂。
世事何堪说。叹而今、龙蛇浩劫,粘胶缠葛。
试问百年能有几,渐看满头堆雪。
早销尽、冲冠旧发。
撒手急归茅屋底,且商量、好度闲风月。
吾与也,点之瑟。从兹显晦行藏别。
问余生、山樵野牧,尚堪作合。
卖卜补锅无不可,剩有凌兢瘦骨。
望前路、危冈高绝。
一片雄心谁识取,倩笛声、吹彻仙家铁。
应不免,石为裂。
这首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词《金缕曲·用陈同甫韵志感》以深沉的感慨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主题。开篇"世事何堪说"直接揭示了词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叹息,接下来通过"龙蛇浩劫,粘胶缠葛"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动荡和人事纠葛。
"百年能有几,渐看满头堆雪",词人感叹岁月匆匆,自己已步入老年,"冲冠旧发"则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激愤和对未来的迷茫。他选择回归田园,"撒手急归茅屋底,且商量、好度闲风月",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吾与也,点之瑟",借用典故,表达词人愿意过上淡泊名利的生活,弹奏出自己的人生乐章。下片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从兹显晦行藏别",表明他意识到人生将有隐退与显达的分别。"山樵野牧"的生活虽然朴素,但词人认为仍可自适其乐。
"卖卜补锅无不可",显示出词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态度,然而"剩有凌兢瘦骨"又透露出内心的坚韧与孤独。"望前路、危冈高绝"象征着前方未知的艰难,但他坚信"一片雄心谁识取",期待有人理解他的壮志。
最后,词人以"应不免,石为裂"收尾,寓意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这句表达了词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坚韧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