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阁凌云切太清,金风玉露丽仙京。
登高讵畅吟秋兴,献寿还申爱日情。
亘野青螺凝翠巘,沿堤锦雀绽寒英。
远郊近墅纷如画,望里欣闻打稻声。
飞阁凌云切太清,金风玉露丽仙京。
登高讵畅吟秋兴,献寿还申爱日情。
亘野青螺凝翠巘,沿堤锦雀绽寒英。
远郊近墅纷如画,望里欣闻打稻声。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重阳节陪同皇太后登高赏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风光与节日的喜庆氛围。
首联“飞阁凌云切太清,金风玉露丽仙京”,以“飞阁”象征登高的建筑,仿佛直插云霄,与“太清”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金风(秋风)和玉露(秋露)的描绘,不仅渲染了秋季的凉爽与清新,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颔联“登高讵畅吟秋兴,献寿还申爱日情”,表达了登高不仅是为了欣赏秋景,更是为了表达对皇太后的敬意与祝福。这里的“吟秋兴”既指欣赏秋天的美景,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抒发,“献寿”则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旨——庆祝皇太后的长寿安康。
颈联“亘野青螺凝翠巘,沿堤锦雀绽寒英”,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山峦青翠欲滴,如同青螺般点缀其间;而沿着河堤,锦鸡(可能指的是色彩斑斓的鸟儿)在寒冷的季节里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这一景象既生动又富有生机,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尾联“远郊近墅纷如画,望里欣闻打稻声”,将视野拉远,展现出远处的乡村景色如同画卷一般美丽,而近处传来的打稻声,则是丰收的喜悦之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幸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季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未有渊明先有我,何人唤我作渊明。
东篱宛在南山下,谁向秋风管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