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亦韶音酒亦春,故来江阁坐江云。
鸾和耳孔开三日,海酌磁瓯醉十分。
短发催人偏易白,青山留我亦成群。
通宵柳渡溪头话,一棹烟波却谢君。
诗亦韶音酒亦春,故来江阁坐江云。
鸾和耳孔开三日,海酌磁瓯醉十分。
短发催人偏易白,青山留我亦成群。
通宵柳渡溪头话,一棹烟波却谢君。
这首诗以酒与音乐为引子,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阁相聚的情景。首句“诗亦韶音酒亦春”巧妙地将诗歌比作韶华之音,美酒喻为春天,营造出一种艺术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氛围。接着,“故来江阁坐江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阁楼中畅谈的场景,仿佛与白云为伴,意境悠远。
“鸾和耳孔开三日,海酌磁瓯醉十分”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诗人在饮酒赋诗时的激情与灵感如鸾鸟和鸣,持续了整整三天,而海酌磁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豪饮的情态,醉意深浓。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短发催人偏易白,青山留我亦成群”表达了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留恋。在青山绿水间,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融为一体。
“通宵柳渡溪头话,一棹烟波却谢君”收尾处,诗人与友人在柳岸溪边彻夜长谈,直至泛舟于烟波浩渺之中,最终向友人道别。这一场景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与不舍,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穷处幽人乐,徂年烈士悲。
归田曾有志,责子且无诗。
旧恨王夷甫,新交蔡克儿。
渊明去我久,此意有谁知。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山坡陀行》【宋·苏轼】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t9SAac.html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