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啄行相引,栖鸣炯自如。
主人饭脱粟,尔莫叹无鱼。
饮啄行相引,栖鸣炯自如。
主人饭脱粟,尔莫叹无鱼。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仙鹤在自然中的和谐生活场景。通过“饮啄行相引,栖鸣炯自如”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鹤群之间亲密无间的互动,它们在觅食与休息时相互照应,生活得自由自在。鹤的鸣叫在诗中被形容为“炯”,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声音的明亮与清脆。
接着,“主人饭脱粟,尔莫叹无鱼”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鹤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这里暗示了鹤的生活并不依赖于鱼类,而是能够适应人类提供的简单食物,如糙米(脱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也暗含了一种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态度,即不必过分追求奢华,简朴的生活同样可以过得充实而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鹤的生活习性和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简朴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彷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
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
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
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
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
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
安得永兹乐,彭铿尚为夭。
但愁归城中,念山令人老。
洪河岂不壮,馀润弥九里。
海内所咏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经行地,可敬及蒲苇。
况有水如此,浪去剧雪委。
念昔涉涛江,怒鼍如山峙。
天风怖杀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梦,沙砾下飞矢。
至今逢沟壑,敢照不敢洗。
忽诵涉汝诗,五字拟苏李。
快言击汰事,想见鱼掉尾。
十年疑此乐,始误斗柄指。
便当策我足,岁月忽转徙。
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