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宗伯韵》
《和董宗伯韵》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牛头山在帝城西,古道登登去不迷。

挺秀总看松作径,凭虚全藉石为梯。

休惊白日淹驹隙,且胜红尘没马蹄。

指点六朝遗迹远,欲从何处问梁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牛头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远。诗人倪岳以“和董宗伯韵”的形式,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景观的赞叹融合在一起。

首联“牛头山在帝城西,古道登登去不迷”,开篇点题,描述了牛头山位于京城之西,古道蜿蜒,引人入胜,让人在攀登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这里运用了“帝城”这一概念,不仅强调了山的位置,也暗示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颔联“挺秀总看松作径,凭虚全藉石为梯”,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松树挺拔,仿佛是自然铺设的道路;而岩石则成为了攀登时的阶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颈联“休惊白日淹驹隙,且胜红尘没马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因时间的短暂而感到惊慌,而是要珍惜当下,享受自然的美好,远离世俗的纷扰。这里将“白日”比作“驹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宝贵和易逝;“红尘”与“马蹄”则象征了尘世的喧嚣与忙碌。

尾联“指点六朝遗迹远,欲从何处问梁齐”,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指出牛头山见证了六朝的兴衰,这些遗迹虽已遥远,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好奇与探索。最后的疑问“欲从何处问梁齐”,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未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牛头山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八景歌·其八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

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

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

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

嗟此何景兮渔村落照,丹青欲尽无由妙。

(0)

答徐灵渊

弊庐补葺虽劳力,且得幽闲住此身。

旧友误称吟笔长,诸亲争笑罢官贫。

近檐竹密妨巢雀,当户花疏见路人。

所虑久晴田事废,今闻高下雨皆匀。

(0)

阮郎归.咏春

和风暖日小层楼。人闲春事幽。杏花深处一声鸠。

花飞水自流。寻旧梦,续扬州。眉山相对愁。

忆曾和泪送行舟。清江古渡头。

(0)

卜算子.秋深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

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夜半骖鸾弄玉笙,露湿衣裳冷。

(0)

古捣练子.剪征袍

抛练杵,傍窗纱。巧剪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0)

中吕宫丑奴儿二首·其二苗而秀

吴都佳丽苗而秀,燕样腰身。按舞华茵。

促遍凉州、罗袜未生尘。

□□□□□□透,歌怨眉颦。张燕宜频。

□□□□、□□□□□。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