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景歌·其八》
《八景歌·其八》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古风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

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

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

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

嗟此何景兮渔村落照,丹青欲尽无由妙。

(0)
注释
积雨:连绵的雨。
湘水:湘江。
荡金:染成金色。
接天远:延伸到天边。
寒罾:寒冷的鱼网。
江步斜:江边小路倾斜。
茅檐:茅草屋檐。
沙巷:沙土小巷。
晚:傍晚。
泽畔:水边。
钓缗:钓鱼线。
濯缨:清洗帽带。
沉轮:落日。
篱根:篱笆根部。
锦鳞:美丽的鱼。
渔村落照:渔村夕阳。
丹青:绘画。
妙:美妙。
翻译
雨后湘江水满溢,夕阳如金染天边
倒影映在寒湿的鱼网旁,江边小径斜阳渐黯淡
小舟泊在湖畔收起钓鱼线,击桨沧浪高歌洗帽带
醉眼看向西方,目送落日沉没,缆绳系在篱笆,锦鳞入梦
感叹这美景,渔村夕阳如画,丹青再美也难描尽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八景歌》(其八)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雨后傍晚的宁静画面。"积雨初过湘水满"写出了雨后湘水水量充沛的景象,"夕阳荡金接天远"则展示了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金光闪烁,与天际相接的壮丽景色。"影挂寒罾江步斜"描绘了渔夫的影子倒映在寒湿的鱼网上,"红残茅檐沙巷晚"则渲染了夕阳下茅屋和沙巷的静谧与落寞。

诗人接着通过"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展现了渔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一边收网,一边唱着歌,洗涤着自己的帽带,充满了田园诗意。"醉眼西望送沉轮"描绘了渔夫醉眼看日落的场景,"系缆篱根穿锦鳞"则暗示了渔获丰富,生活富足。

最后两句"嗟此何景兮渔村落照,丹青欲尽无由妙"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感叹这样的画面如画一般美丽,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渔人生活的闲适,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簇翠亭

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

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

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

(0)

谢友人约居横林

远烦招隐费长吟,缓急方知故旧心。

怀土若为家直渎,避喧真欲客横林。

人材何敢追连璧,气类聊能拟断金。

卜筑要须孤绝处,落花流水恐相寻。

(0)

登临川城

时危伤去国,岁晚强登城。

过雁书难问,穷途泪欲倾。

江湖归客梦,梅柳故园情。

倚杖空凝伫,行藏竟不成。

(0)

题半月岩

□灵通一窍,如月未全盈。

外□山河界,中涵蚌蛤精。

银潢斜□断,玉斧半修成。

莫讶平分破,难亏半体明。

(0)

烛影摇红·其七越上霖雨应祷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0)

烛影摇红·其三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

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

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