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簇翠亭》
《簇翠亭》全文
宋 / 吴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

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

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uìtíng
sòng /

lǎozuòtíngcāngcuìjiāndìngzhīxiōngyǒudōngshān

cháoyánghōnglínyǐngzuìxiùhuāràohuán

jǐngdānchuánmiàoxiǎngyúnmiányǒuqīngxián

zhuāncóngláishìhuíshǒuchénāihòuyán

翻译
这位老人在苍翠的树林中建了一座亭子,想必他心中怀有隐居东山的愿望。
朝阳穿透晨雾照亮了树林,他喝醉后挽着花枝绕过发髻,享受着这份宁静。
朝露带来美妙的声音,像是丹哥的歌唱,白云悠然自得,像是碧友的陪伴。
他一心想要在这片山谷中过上隐居生活,即使回头看看身后的尘世繁华,也无愧于心。
注释
此老:这位老人。
作亭:建造亭子。
苍翠间:在苍翠的树林中。
胸次:心中。
东山:隐居之地。
朝阳:早晨的太阳。
破雾:穿透雾气。
烘林影:照亮树林。
醉袖:酒后微醺的手臂。
扶花:挽着花枝。
绕髻鬟:绕过发髻。
露警:朝露的声音。
丹哥:可能是鸟名或象征。
妙响:美妙的声音。
云眠:白云悠然。
碧友:绿色的朋友,可能指自然景色。
清閒:清闲。
欲专:想要专心。
一壑:山谷。
从来事: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
回首:回头看。
尘埃:尘世。
厚颜:无愧于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间筑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表明这位老者在青翠的山谷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暗示其心怀壮志,如同古代隐逸之士选择东山作为归隐之所。

接着,诗人通过"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晨曦穿透薄雾,照耀着林间的树影,而老者在花间徜徉,衣袖随风飘扬,头发因醉酒而有些许凌乱。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夜景:夜晚时分,露珠滚落在铃铛之上发出悦耳的声音,而诗人与那清冷如水的月光为伴,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最后,"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淡漠。"壑"在这里指的是隐逸之所,而"欲专一壑"意味着诗人渴望将心灵深处的隐逸生活变为现实。然而,当回首往昔尘世间的事时,发现那些纷争烦恼如同厚颜一般,已不再能引起他的兴趣或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山居生活,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吴可
朝代:宋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猜你喜欢

西良湖

南邦遗迹在西良,凫雁依然满石梁。

我向浮洲台上立,不胜惆怅到斜阳。

(0)

题小画四景·其三

千岩万壑晚偏奇,护却幽居也自宜。

秋色满天人不见,一舟溪上泊多时。

(0)

次唐修撰夜宿太平馆醉起韵

雄辞海生波,醉墨鸦翻壁。

无使我公归,于焉作佳客。

(0)

王翘草虫册四首·其四络纬

竹间流黄机,明月与白露。

缫丝头绪多,经秋不成素。

(0)

雨后山行·其一

步屧茂林下,朝来新雨歇。

仰看碧雾流,俯顾苍苔滑。

(0)

史谏议园亭杂咏七首·其七萱

东风不解愁,长信春光老。

宫娥已白头,尚折宜男草。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