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
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
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
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
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
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间筑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此老作亭苍翠间,定知胸次有东山"表明这位老者在青翠的山谷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暗示其心怀壮志,如同古代隐逸之士选择东山作为归隐之所。
接着,诗人通过"朝阳破雾烘林影,醉袖扶花绕髻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色:晨曦穿透薄雾,照耀着林间的树影,而老者在花间徜徉,衣袖随风飘扬,头发因醉酒而有些许凌乱。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露警丹哥传妙响,云眠碧友自清閒"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夜景:夜晚时分,露珠滚落在铃铛之上发出悦耳的声音,而诗人与那清冷如水的月光为伴,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最后,"欲专一壑从来事,回首尘埃亦厚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淡漠。"壑"在这里指的是隐逸之所,而"欲专一壑"意味着诗人渴望将心灵深处的隐逸生活变为现实。然而,当回首往昔尘世间的事时,发现那些纷争烦恼如同厚颜一般,已不再能引起他的兴趣或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山居生活,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