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犹在耳,课读未从容。
病后茹荤少,春馀衣袷重。
参苓催命易,狼虎咥人凶。
不是聪明甚,从教学作农。
书声犹在耳,课读未从容。
病后茹荤少,春馀衣袷重。
参苓催命易,狼虎咥人凶。
不是聪明甚,从教学作农。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亡儿明道(其十)》中的片段,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儿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首句“书声犹在耳”,仿佛还能听到亡儿读书时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的场景中。接着,“课读未从容”则暗示了亡儿生前学习时的认真与努力,但未能从容地完成学业,留下遗憾。
“病后茹荤少”描述了亡儿患病后饮食的改变,可能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而减少了肉类的摄入,体现了对亡儿健康状况的关注和担忧。“春馀衣袷重”则是在春天过后,衣物需要更换,但亡儿已不在人世,这一场景更添悲凉。
“参苓催命易”一句,以中药参苓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亡儿生命的短暂,如同药物催促着生命的终结。“狼虎咥人凶”则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残酷,与亡儿生命的脆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亡儿遭遇的同情与无奈。
最后,“不是聪明甚,从教学作农”两句,既是对亡儿才智的肯定,也流露出对其未能实现更大人生价值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亡儿生前教育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其未来可能从事农业生活的设想,充满了对亡儿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儿深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感慨。
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
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
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
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
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
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
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
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
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
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
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
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
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
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
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
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
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
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明·陈廷策】轩驺易笋箯,鸟道便登陟。林莽蔽日天,行尽忽开辟。此中别有境,远与红尘隔。喧杂猿鸟啼,往来虎豹迹。水声如雷轰,奔放激巨石。仰望诸奇峰,巑岏如剑戟。攀藤陟其上,去天方咫尺。风雨变晦明,烟霞共晨夕。瑶草与琪花,疑有神仙宅。山麓俯深潭,游鱼吸寒碧。矶头坐垂纶,乘钓即有获。此来值暮秋,林木鸣萧槭。扫石可为几,聚叶可为席。拟与偕游人,烹鱼大浮白。山农惊且喜,茅茨延上客。食品荐山珍,杯盘至狼藉。隔宿始言归,幽讨穷日力。野老共忘机,斯游乐何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144Njmw.html
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
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