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
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
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
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饮图景。首联“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以半开的柴门和春日里风雨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颔联“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则通过“生公石”与“扬子亭”的典故,巧妙地引入了高雅的谈话与独特的文字游戏,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风雅与智慧。
颈联“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转而描绘自然景色,新柳垂阴,远山青翠,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映衬出宴饮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尾联“酣歌况复倾诸少,小夜谁能忍独醒”则以热烈的歌声和酒宴上的畅饮,表现了聚会的欢乐与热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与相聚时光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春日宴饮的场景,更蕴含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
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
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
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
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
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
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
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
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
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
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