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
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
三月灞陵桥,心剪东风乱。
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
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
三月灞陵桥,心剪东风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哀愁的情怀。开篇“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两句,通过对暮色中厚重云层的描述,以及寒冷的梦境里家乡的遥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接着,“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两句,则通过越溪女子的形象和镜中梅花的比喻,传递了一种哀美的情感。越溪娘往往被用来象征着美丽而又带有几分哀艳气质的女性,而镜中的梅花则更增添了一份清高脱俗之意。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触及的无奈。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两句,通过对酒精的依赖来慰藉哀愁,以及将往昔的琐事与钗燕(古代妇女头饰)相联系,展示了诗人在失落和怀念中寻找片刻安慰的情形。这里的“醉情”、“啼枕冰”都透露出一种悲凉,而“往事分钗燕”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
最后,“三月灞陵桥,心剪东风乱”两句,则在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中(灞陵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不安。三月春风中,外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混沌形成强烈对比,“心剪东风乱”一句尤其突出了这种心理状态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